「人類可能一有了語言就開始講故事

一有了某種形式的文字就開始把故事記錄下來。」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摘自 文學的歷史

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,

閱聽人能獲取訊息的方式其來源活化多元,

科技提供了閱聽人以最快、便捷、多向進行的方式

滿足了追求訊息的種種渴求…。

 

唯獨講故事這件事,

說書人依舊能喚起與閱聽人面對面當下的共鳴感動

無論科技再進步,講故事與聽故事依舊令人著迷。

 

如果,

有人相信說故事或聽故事能撫慰人心、慰藉情感、

產生交集、感受與認同…

試問,

從自身閱讀的歷程

跨出一大步後

進入分享(推廣)閱讀活動的經驗裡,

這整個事件歷經的過程,

給予自身的意義(觀感)是什麼?

 

 

    從自身閱讀到推廣閱讀的意義

依四個面向來分析

1-從成人的觀點,說書人(帶領人)應該是~

  保持神秘的;永保好奇心的;擁有個人獨特的說書魅力;

  時時刻刻微調自身帶領時說書的態度;

  常與閱聽人一起交流、接觸新觀感;

  自學新的領域探索驚奇;多方理解不同的價值觀感…

  綜合以上,讓孩子持續喜愛閱讀而不是抹殺學習樂趣,

  陪伴孩子,在獲得認同的雙眼面前,

  激發說書人塑造情境導引孩子自主學習的動機。

 

2-從孩子的觀點,閱讀中可以令人發想的事~

  探索認識自我的感悟;

  學習如何內省、理解、諒解自身的處境,

  重新關愛自我存在的重要性。

  學習觀察問題本身發生的原因與過程。

  學習主動問問題、進一步思考問對問題、

  最終能整理出問題與答案所在。

  閱讀歷程中,

  尋訪及發現自身能解決問題的方法、技巧、

  多元管道、實踐的可能性。

 

3-聽、說面對面之間雙向的交流~

  透過聽說立即的分享,孩子可以體認如何辨別、

  選取自己適用的方式,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感受。

  表達,漸漸吸引他人、引發群眾共鳴、獲得認同,

  建立起正向價值觀感,主動與外界溝通親近。

  說書人的導引與活動帶領過程,促進了人際近距離互動。

 

4-說書人(帶領人)與閱聽人(被帶領人)面對面交流的學習效益~

  a-增加學習/模仿說話的表達方式(幼兒+低年級兒童)

  b-情緒觀察及自理能力(中高年級)

  c-瞭解與發現心理的需求,學習自我建設(青少年)

  d-擁有更多的閱讀經驗;

    積累更多的說話技巧;

    珍藏更多的回饋分享;

    完成經營自己能力的實踐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說書人,

    舉手投足間令人充滿無限的想像,

    引領閱聽人思緒波盪、心之響往。

 

       SAMMMI  2013  迷戀說書人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棉花糖藝想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